美國留學考前大預言-2017年新SAT閱讀《歷史名家》

關於《歷史名家系列》,菁英SAT遴選出20位影響當代與後世深遠的名人作家,在歷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介紹其生平、思想及其重要的作品。

西方人文歷史名家系列

編號
姓名
作家介紹
作品推薦
1
Ralph Waldo Emerson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愛默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國前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處女作《論自然》。他文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散文和詩歌上。在一般美國人的心目中,愛默生是位哲學家。在一次「公眾投票」中,他被認為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兩~三位作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在他的哲理味濃郁的散文方面。不能說他有自己完整獨立的哲學思想體系,他的超驗主義思想並非他所獨創;但是他的思想具有一定連貫性,具有哲學家的風度。這主要表現在他一生滔滔不絕地宣傳「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思想上。他的哲學思想的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他的「超靈說」。他相信「超靈」的超脫性,他對「超靈」和「精神」的重視貫穿在他大部分著作中。
  • Society and Solitude
  • Essays and Lectures
2
Mohandas Gandhi
莫罕達斯甘地
尊稱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和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他是現代印度的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 - 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甘地的思想極為龐雜,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言論記錄,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個方面,不僅宗教的與政治的混為一談,而且資產階級思想與小生產者思想兼而有之,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奇不有。然而甘地主義的核心卻是其為印度民族解放鬥爭提出的真理與非暴力學說。而對強大的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他提出的唯一鬥爭武器就是堅持真理與非暴力。
用甘地的話說:「真理是神,非暴力則是追求真理、即認識神的手段」,甘地認為這是強者的武器。這種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學說看起來令人費解,難以讓人信服,但它卻包含著重要的政治內容,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愛因斯坦這樣評論甘地:「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現過這樣的人。」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
3
James Harrington
詹姆士哈林頓
英國十七世紀政治方面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共和主義者。他反對君主制,但是查理一世的好友,一直到其受刑都在他身邊。著有《大洋國》,重述亞里斯多德關於政體穩定和變革理論。《大洋共和國》表現了作者對一個理想國家的看法,書中表述了經濟權力所到之處,政治權力隨之出現的思想,這種思想具有特殊的現代意義。他相信在有強大的中產階級的地方,民主制度最穩定,而革命是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分離的結果。 這一信念影響了美國總統湯瑪斯傑弗遜的民主平均地權論,以及希歐多爾羅斯福與伍德羅威爾遜的反托拉斯政策。《大洋共和國》主要是一種貴族政體,擁有受到限制的、均衡的權力,是美國許多建國元老所希望的那種國家。據說他的思想曾部分地促成了美國的一些政治措施,如成文憲法、兩院制的立法機關、秘密投票和總統的間接選舉。
Oceana
4
Abraham Lincoln
亞伯拉罕林肯
共和黨人,美國政治家、思想家、黑人奴隸制的廢除者。第16任美國總統,任總統期間,美國爆發內戰,史稱南北戰爭,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他廢除了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度,頒佈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擊敗了南方分離勢力,維護了美利堅聯邦及其領土上不分人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內戰結束後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個遭遇刺殺的美國總統,也是首位共和黨籍總統,曾位列最偉大總統排名第一位。林肯是美國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而其他3位分別為喬治華盛頓、佛蘭克林羅斯福、湯瑪斯傑弗遜。
  • The Gettysburg Address
  •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5
Martin Luther King Jr.
馬丁路德金
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主張非暴力的爭取權利方式。1963年馬丁路德金覲見了甘迺迪總統,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後,被人刺殺,年僅39歲。從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 I Have a Dream
  • 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
  • Why We Can’t Wait
6
John Stuart Mill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英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的後繼者。他把實證主義思想最早從歐洲大陸傳播到英國,並與英國經驗主義傳統相結合。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甚廣,尤其是其名著《論自由》 (On Liberty),更被譽為自由主義的集大成之作。這部著作的要義可以概括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個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其他人和社會都不得干涉;只有當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時,個人才應接受社會的強制性懲罰。這就是他所劃定的個人與社會的權利界限。《論自由》被認為是對十九世紀維多利亞社會中彌漫著的強制性道德主義的反抗。
  • On Liberty
  •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7
Henry David Thoreau
亨利大衛梭羅
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無政府主義傾向。《瓦爾登湖》是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的一部文學名作。作為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瓦爾登湖》是梭羅在瓦登湖林中二年二個月又二天的生活和思想紀錄。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歸自然的生活實驗中所發現的人生真諦--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實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梭羅是一個超驗主義者,他相信人能憑直覺認識真理,在一定範圍內,人就是上帝。人只要恢復孩童的天真無邪,就能在道德上昇華。他主張人們放棄煩瑣的日常生活方式,「簡單、簡單、再簡單」,以提升生活的目標,使生活變得崇高。瓦爾登湖不僅是他生活的棲息場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園、心靈的故鄉。瓦爾登湖是他在喧囂的世界中尋得的一個幽雅僻靜的去處。這個地方不僅給他提供了思考的空間,也給他提供了一種樸素淡泊的心境。他在這裡觀察、傾聽、感受、沉思,並且夢想。「我含蘊著並養育著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時」。他聲稱要將獨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奉獻到公共福利上來。
  • Walden
  • Civil Disobedience
  • Slavery in Massachusetts
8
Alex de Tocqueville
亞曆西斯德托克維爾
最知名的著作是《論美國的民主》(De la démocratieenAmérique, 1835)以及《舊制度與大革命》(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1856),在這兩本書裡他探討了西方社會中民主、平等、與自由之間的關係,並檢視平等觀念的崛起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產生的摩擦。
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裡,托克維爾以他遊歷美國的經驗,從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傳統出發,探索美國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這本書成為社會學的早期重要著作之一。托克維爾提出以私人慈善而非政府來協助貧窮人口的主張,也對於日後的保守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有著深遠影響。托克維爾曾積極投入法國政治,包括了從七月王朝(1830-1848)至第二共和國(1849-1851),但在1851年的政變後他便退出了政壇,並開始撰寫《舊制度與大革命》,但只完成了全書的第一卷便去世了。
Democracy in America
9
Isaiah Berlin
以賽亞伯林
英國哲學家、觀念史學家和政治理論家,20世紀最傑出的自由思想家之一,因對政治和道德理論的貢獻而聞名。首先,他在消極的和積極的自由之間作出了著名的區分,並主張對於可能的誤用,消極概念是更為安全的。第二,他將價值多元主義觀念作為倫理學中的中間立場,確立於一元論和相對論之間,並對於道德生活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描述。兩種觀點的結合導致了自由思想中一個新的學說「自由多元主義(Liberal Pluralism)」的建立。
伯林對自由主義理論的論述影響深遠,他在1958年的演說「兩種自由概念」中,區分了積極和消極自由,對以後的關於自由和平等的關係討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謂消極自由,是指在沒有人或群體干涉我的行動程度之內,我是自由的,用伯林的話來講,是回答了「主體(一個人或人的群體)被允許或必須被允許不受別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為他願意成為的人的那個領域是什麼?」的問題。所謂積極自由是指源于個人要成為自己主人的期望,我希望我的生活和選擇,能夠由我本身來決定,而不取決於任何外界的力量,是回答了「什麼東西或什麼人,是決定某人做這個、成為這樣而不是做那個、成為這樣的那種控制或干涉的根源?」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不同的,儘管有時回答有可能重疊。
Four Essays on Liberty
10
Edmund Burke
艾德蒙伯克
愛爾蘭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哲學家,他曾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他後來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批判。他經常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11
Thomas Hobbes
湯瑪斯霍布斯
英國政治家、哲學家。生於英國威爾特省一個牧師家庭,早年就學于牛津大學,後做過貴族家庭教師,遊歷歐洲大陸。他創立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完整體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機械地運動著的廣延物體的總和。他提出「自然狀態」和「國家起源說」,指出國家是人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立契約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機器人,反對君權神授,主張君主專制。他把羅馬教皇比作魔王,僧侶比作群鬼,但主張利用“國教”來管束人民,維護“秩序”
《利維坦》一書創作於英國內戰進行時。在書中霍布斯陳述他對社會基礎與政府合法性的看法。在人類的自然狀態下,有一些人可能比別人更強壯或更聰明,但沒有一個會強壯到或聰明到不怕在暴力下死亡。當受到死亡威脅時,在自然狀態下的人必然會盡一切所能來保護他自己。霍布斯認為保護自己免於暴力死亡就是人類最高的必要,而權力就是來自於這種必要。在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下,每個人都需要世界上的每樣東西,也就有對每樣東西的權力。但由於世界上的東西都是不足的,所以這種爭奪權力的“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便永遠不會結束。而人生在這種自然狀態下便是“孤獨、貧困、污穢、野蠻又短暫的” 。
Leviathan
12
John Locke
約翰洛克
英國哲學家。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喬治貝克萊、大衛休謨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British Empiricism)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做出重要貢獻。他發展出了一套與湯瑪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不同的理論,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時,社會契約才會成立,如果缺乏了這種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洛克的思想對於後代政治哲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並且被廣泛視為是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者。他的著作也大為影響了伏爾泰和盧梭,以及許多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和美國開國元勳。他的理論被反映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上。
Second Treatise of Civil Government
13
Montesquieu
孟德斯鳩
法國啟蒙時期思想家、律師,也是西方國家學說和法學理論的奠基人。與伏爾泰、盧梭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拜占庭帝國”這個說法的流行,孟德斯鳩出力甚多。1748年,孟德斯鳩最重要的也是影響最大的著作《論法的精神》發表。這是一部綜合性的政治學著作。
孟德斯鳩反對神學,提倡科學,但又不是一個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孟德斯鳩是一名自然神論者。孟德斯鳩最重要的貢獻是對資產階級的國家和法的學說作出了卓越貢獻,孟德斯鳩在洛克分權思想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孟德斯鳩特別強調法的功能,孟德斯鳩認為法律是理性的體現,法又分為自然法和人為法兩類,自然法是人類社會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規律,那時候人類處於平等狀態;人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鳩提倡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但強調自由的實現要受法律的制約,政治自由並不是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孟德斯鳩說「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其中還提出了「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氣候對一個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風俗等會產生巨大影響,認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間,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間有非常密切的聯繫,認為國家疆域的大小同國家政治制度有極密切的聯繫。
The Spirit of the Laws
14
Thomas Paine
湯瑪斯潘恩
英裔美國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動家、理論家、革命家、激進民主主義者。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他撰寫了鏗鏘有力並廣為流傳的小冊子《常識》極大地鼓舞了北美民眾的獨立情緒,也被廣泛視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後來受到法國大革命影響,潘恩撰寫了《人的權利》,成為啟蒙運動的指導作品之一。今日的美國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詞,而最早提出「自由民主論」的便是這位“美國體制之父”,他將半生心血,都傾注在《常識》這本不到50頁的政論小冊子裡。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名稱也出自潘恩。英國囚犯、美國精神領袖、法國革命者,這三個詞,足以概括潘恩的一生。
《人的權利》:當柏克起而攻擊法國革命時,1791年3月,潘恩在倫敦出版《人的權利》,激烈抨擊柏克的《法國革命感言錄》,引起英吉利海峽兩岸輿論界的轟動。在書中,他在一個比柏克視野遠為廣闊的背景上,突出勾勒法國革命的劃時代意義。它衝破了當時籠罩于整個西方先進思想界對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這一政體,給當時還處於摸索狀態的法國革命指明了共和主義的嶄新方向
  • Common Sense
  • The Rights of Man
15
Jean-Jacques Rousseau
讓雅克盧梭
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描述人和社會關係的《社會契約論》也是盧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開頭寫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本書於1762年出版,當時無人問津,但後來成為了反映西方傳統政治思想的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與他早期作品相反,盧梭認為自然狀態是沒有法律和道德的獸性狀態,好人是因為社會的出現才有的。自然狀態下,常有個人能力無法應付的境況,必須通過與其他人的聯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願意聯合起來。人們聯合在一起,以一個集體的形式而存在,這就形成了社會。社會的契約是人們對成員的社會地位的協議。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盧梭嘗試把政府的出現解釋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一種契約。人們願意放棄個人自由並被他人所統治的唯一原因,是他們看到個人的權利、快樂和財產在一個有正規政府的社會比在一個無政府的、人人只顧自己的社會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不過盧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約有著明顯的缺陷。社會中最富有和最有權力的人“欺騙”了大眾,使不平等成為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特點。
  • 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Basis of Inequality among Men
  • The Social Contract
16
Elizabeth Cady Stanton
伊莉莎白卡迪斯坦頓
美國女權運動的先驅領袖之一。曾於1848年提出美國第一個要求婦女選舉權的運動綱領,她也是一個優秀的作家及演說家。其父丹尼爾卡迪曾任美國國會議員,其後出任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她從小在父親的律師事務所學習法律,在學到歧視婦女的法律條文後,就下決心為婦女爭取平等權利。1840年與律師、廢奴主義者H B 斯坦頓結婚,1848年她散發呼籲書,促使紐約州立法保護已婚婦女的財產權。7月19-20日,她和莫特夫人在紐約州塞尼加福爾斯領導了美國第一次爭取婦女權利大會,其後數日該會在羅切斯特繼續舉行,在這次會議上,斯坦頓夫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改善婦女地位的議案,其中包括一項莫頓夫人所反對的爭取婦女選取權的議案,大會都予以通過。1850年她和安東尼夫人聯合出版女權刊物《革命週刊》,她跟蘇珊布朗奈爾安東尼于1869年成立了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 (National Woman Suffrage Association) 並並肩合作,一起為鞏固婦女投票權而努力。1898年她與安東尼夫人和蓋奇夫人合著《女權運動史》前3卷出版。終其一生,伊莉莎白凱迪斯坦頓都身為女權的發言人。
The Woman’s Bible
17
Woodrow Wilson
伍德羅威爾遜
美國第28任總統。少年時代就醉心於政治,三度出任英國首相的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爾遜16歲進入大衛森學院,29歲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議會制政府:對美國政治的研究》;30歲開始在大學任教。1902年發表的《美國人民史》被認為是其學術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爾遜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1909年當選為新澤西州長。1912年總統大選中,由於希歐多爾•羅斯福和威廉•塔夫脫的競爭分散了共和黨選票,以民主黨人身份當選總統。
十四點和平原則 1918年1月8日,威爾遜闡述了之後被稱作十四點(the Fourteen Points)的關於國際和平的一攬子建議。十四點原則是各參戰國家中唯一一個被明確提出的戰爭目標,並成為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基礎。這篇主要由沃爾特•李普曼代筆的演講,高度詮釋了威爾遜的理想主義,把他關於民主、自決、公開協定和自由貿易的進步主義國內政策投射到國際領域。儘管由於他為創建國聯所作的努力使威爾遜獲得了1919年諾貝爾和平獎,但他沒能在入盟一事上贏得參議院的支持。美國此後從未加入國聯。
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18
Max Weber
馬克斯韋伯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是現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思想家。韋伯曾于海德堡大學求學,在柏林大學開始教職生涯,並先後在維也納大學、慕尼克大學等大學任教。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進行談判,並且參與了魏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設計。是同泰勒和法約爾同一歷史時期,並且對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確立做出傑出貢獻,是公認的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被後世稱為「組織理論之父」。
在政治和政府的社會學上,韋伯最重要的貢獻之一便是《政治作為一種職業》的論文。在這篇論文裡韋伯提出了對國家的定義:亦即國家是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這個定義成為西方社會科學的重要基礎。在這篇論文裡韋伯主張,政治應該被視為是任何會影響到控制暴力的權力分配的活動。政治也因此是純粹來自於權力。韋伯提出了三種正式的政治支配和權威的形式:魅力型支配(家族和宗教)、傳統權威(宗主、父權、封建制度)、以及官僚型支配(現代的法律和國家、官僚)。
韋伯主張歷史上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關係多少包含了這樣的成分。他認為魅力型權威的不穩定性,必然導致其被迫轉變為“常規的”權威形式,也就是傳統或者官僚型支配。同樣的,他也注意到在純粹的傳統型支配裡,對於支配者的抵抗到達一定程度時便會產生“傳統的革命”。因此韋伯也暗示了社會逐漸朝向一個理性合法的權威架構發展,並且利用官僚的架構制度。儘管韋伯龐雜的著作中暗示這種社會的理性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他自己十分小心避免進化論與目的論的邏輯。
Politics as a Vocation
19
Mary Wollstonecraft
瑪莉渥斯頓克雷福特
英國著名女權主義者、作家。是開女權主義運動先河的一代先驅,無論是19世紀、20世紀還是21世紀,許多女性都是在閱讀了她的著作之後,方才逐漸意識到自身所受的不平等對待。從她開始,女性文學逐漸成為文學中主要的分類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就是女權主義的開山鼻祖。瑪莉大膽獨立的愛情觀也使其成為維多利亞時代後期婦女性解放運動的偶像之一。進入20世紀以後,她逐漸成為女權主義運動的一個標誌,她的生平和著作也成為不少女性學者的研究。包括維吉尼亞伍爾夫等人,都承認深受其影響。近年來,她的著作受到了全面的重新審視。部分學者認為,她的著作橫跨文學、哲學、宗教和政治等多個方面,她不僅是一位女權主義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學者。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
20
Malcolm X
瑪律克姆 X
伊斯蘭教教士、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導人物之一。批評人士認為他煽動散佈暴力、仇恨、黑人優越主義、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肯定人士則視他為非裔美國人權利提倡者,以及對於美國白人對黑人罪行的有力批判者
1963年11月,由於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事件的發言違反組織政策,瑪律克姆遭伊斯蘭國度封口90日。隨後,他與以利亞的矛盾浮上檯面,終於翌年(1964年)四月脫離伊斯蘭國度。不久,瑪律克姆前往伊斯蘭聖地麥加朝覲,並改奉遜尼派。此後他拋棄激烈的黑白分離主張,成立宗教性的穆斯林清真寺社團以及政治性的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並尋求與不同宗教、種族的民權運動人士合作。1965年2月21日,此前已飽受人身安全威脅的瑪律克姆於一場紐約曼哈頓某舞廳舉行對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約四百名成員的演說中,被三名殺手分持霰彈槍及手槍刺殺身亡;當場及事後被逮捕並定罪的三人,均為伊斯蘭國度成員。 「我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我反對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我相信人類,我相信所有人類都應該獲得尊重,無論他們是何膚色。」—瑪律科姆•X
By Any Means Necessary
立即與我們聯絡,瞭解課程
菁英陪伴每個決心改變的人,只要開始改變,人生就與眾不同

相信自己!相信菁英!陪你勇敢踏出挑戰自己的第一步,創造屬於你的可能性!

線上預約諮詢

留下您的學習想法!
我們將於24小時內與您聯繫,共同規劃學習藍圖。

撥打電話聯繫

別讓前進的動力消失!立即與專員一對一討論學習計畫。

線上即時諮詢

不想等待嗎?!可與菁英專業顧問即時線上詢問;
線上諮詢服務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20:00。